自2016年2月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憑祥市搶抓機遇、克難攻堅,舉全市之力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全面實施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加快“景區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升級,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全市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3家(友誼關景區、紅木文博城景區、大連城景區)、3A級旅游景區7家、四星級鄉村旅游區4家、星級旅游飯店10家。
友誼關(資料圖片)
發展全域旅游,推動旅游體制機制不斷創新。憑祥市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健全全域旅游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統籌推進全域旅游創建各項工作。制定出臺《憑祥市關于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憑祥市關于進一步扶持旅游業發展的獎勵辦法》等政策。通過銀行融資、發行地方債等方式,解決旅游產業發展資金短缺問題,保障重點旅游項目的用地。高標準編制《憑祥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憑祥市全域戰略發展規劃2015-2025)》,為科學指導憑祥全域旅游發展提供保障。
從白云山看市區。 龐立堅 攝(資料圖片)
發展全域旅游,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不斷完善。南友高速、322國道、湘桂鐵路直達憑祥市,有直達越南河內的快運班車、火車,全部景區(景點)、鄉村旅游區均有二級以上公路及公交專線、班線通達。市內現有2個游客集散中心、2個旅游咨詢服務點、3個復合型的公路服務區,滿足游客休息、加油、購物、旅游咨詢等服務。近年來,憑祥市共投入500多萬元,完成了對全市公共標識系統改造;投入1000多萬完成了新(改)建40多座旅游廁所;投入1000多萬元,建成具備統計客流地、游客流量、旅游消費功能的憑祥市旅游大數據中心,實現市區游客集散場所免費WIFI全覆蓋。2020年9月,投入300多萬啟動全域旅游大數據中心(二期)項目建設,推動憑祥市智慧旅游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投入800多萬,進一步完善全市的旅游慢行系統,建成了白云山旅游綠道、派道屯騎行專線、上石至夏石的旅游景觀廊道、林源三星級汽車營地等。
“紅木藝術園”吸引眾多游客(資料圖片)
發展全域旅游,打造具有憑祥印記的特色旅游產品。憑祥市深入挖掘特有的紅木文化、邊關文化、歷史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功打造了紅木文化游、東盟跨境游和邊關風情游等旅游線路;打造了獨具邊關特色、壯族特色的特色水果宴等特色美食,以及十字老街、美食街、銀興街等特色美食街區;打造了具有邊關風情、少數民族風情的中越邊關旅游節、上石北帝廟會、上石柑果節等節慶文化活動;打造了具有憑祥特色的紅木家具、工藝品、榴蓮餅、特色果干、東南亞水果等特色旅游商品,全市擁有不同等級的中越特色商品購物店100多家。
白玉洞(資料圖片)
發展全域旅游,加快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推動“旅游+文化”融合發展,建成4A景區友誼關和大連城景區、3A景區金雞山景區等歷史文化旅游產品,現已成為憑祥熱門旅游景點。推動“旅游+紅木”融合發展,建成國家4A級旅游景區憑祥紅木文博城景區,有效帶動紅木產業發展。推動“旅游+農業”融合發展,積極利用上石、夏石片區特色農業發展優勢,將林源農莊、板小生態旅游示范區等打造為廣西四星級鄉村旅游區。推動“旅游+林業”融合發展,利用大青山亞熱帶珍稀石山樹木園的林業資源,融合健康發展,建成世界珍稀林木生態園、蘭花谷2個國家3A級旅游景區。此外,利用區位優勢開展文化體育交流活動,有效促進旅游+商貿+體育的深度融合。
游客在憑祥市蘭花谷觀賞蘭花。龐立堅攝(資料圖片)
發展全域旅游,促進旅游市場秩序穩定、安全,游客滿意度不斷提升。憑祥市積極推進旅游標準化建設,制定了水果撈、水果宴等地方特色服務制作標準;積極提高旅游企業的標準化水平,紅木文博城景區于2017年被評為全區“廣西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
法式樓。 龐立堅攝(資料圖片)
發展全域旅游,實現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群眾共享旅游發展成果。憑祥市把創建工作與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結合起來,累計投入2000多萬元,完成了全市農村“三改”“六提升”“三增”工程。全市旅游景區、旅游村鎮實現垃圾分類回收、轉運和無害化處理全覆蓋,污水處理率超92%。堅持全民共建共享,全市公益性場所均免費開放,全市景區(點)均均對特定人群實施價格優惠。通過“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邊貿扶貧等各類靈活多樣的方式讓貧困群眾參與到全域旅游發展工作中來,2016年—2019年發展旅游扶貧共帶動452戶脫貧戶1920人實現脫貧。
浦寨不夜城一角。龐立堅攝(資料圖片)
發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品牌影響力,經濟效益顯著提高。憑祥市“千年雄關”“南疆國門”“魅力邊城”“紅木之都”特色旅游四大“名片”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提升,游客數量快速增長,游客接待總量從2016年的515.73萬人次增長到了2019年889.34萬人次,年均平均增長率19.32%;旅游總消費從2016年的44.67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81.83億元,年均平均增長率達24.06%。
憑祥,依托邊境的地緣優勢和自身獨特魅力,將繼續在未來全域旅游發展的道路上精耕細作、推陳出新,不斷擴大旅游產業規模,打造智慧旅游、特色旅游品牌,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邊境旅游國際名城。